本報7月13日訊(實習生 張素芬記者 蘆金亮 通訊員 劉振剛)2013年6月,天橋區工人新村南村街道“象霞社區群眾工作法”成為全區黨建工作典型,被推廣至全區。今年6月26日,該街道結合轄區西、南、北社區實際,成立西區聯合黨委,使3個社區合署辦公,2萬居民有了共同的家,名叫“連心家園”。聯合黨委的成立為3個社區建起“資源共享、共駐共建、活動公辦、發展共促”平臺,將“象霞社區群眾工作方法”推向深入,惠及更多群眾。這在全市尚屬首例。
  3個社區2萬群眾共享資源
  濟濼路以西分佈著西、南、北3個社區,均屬開放式老舊小區,居住環境相同,居住群體相似。但3個社區資源不均衡,發展優勢不同。例如:西社區人脈資源豐富、有活力、人氣旺,黨員群眾參與率高,志願者作用發揮得好,但社區駐地單位少,可利用社社區“三站三室六中心”
  
  為民服務中心黨群活動中心老年活動中心殘疾人康復中心社區矯正中心技能培訓中心黨建共建工作站志願者服務站在職黨員管理站
  黨員代表聯絡室黨員談心室代表委員接待室三站
  三室
  六中心會資源少。而南、北兩個社區駐地單位多、社區資源豐富,但是活動場地少,群眾積極性沒被調動起來。如何整合資源,將優勢互補,促進整個街道的發展?這引發了南村街道黨工委書記王永春的思考。
  “3個社區本來就挨得很近,而且有很多人都互相認識,組成一個大家多好啊!”一次調研中,居民的一句話使王永春受到啟發。廣泛征求民意、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後,該街道決定成立西區聯合黨委,讓3個社區合署辦公。同時,將南、北社區騰出的場所及西社區原有場所,建成“三站三室六中心”,服務於3個社區2萬餘名群眾。“我們將試點幹部下沉社區,把辦事處管理的社會事務、勞動保障、計劃生育等街道工作人員逐步下沉到社區,讓群眾少跑腿、多辦事。”王永春說。
  “象霞工作法”發揮引領作用
  無論是“象霞工作法”,還是西區社區黨委書記田象霞的個人魅力,都得到了群眾的認可。“以前南北兩個社區的居民也經常加入西社區的藝術團,或積极參与西社區組織的活動,3個社區居民本來相處就很融洽。”王永春說,成立西區聯合黨委,可以進一步發揮“象霞工作法”引領與帶動作用,加大南、北兩個社區融合度,3個社區成一家,滿足居民願望,更好為群眾服務。
  社區工作靠群眾、群眾參與靠發動、發動效果靠活動,這是田象霞30多年的工作經驗。為吸收更多黨員群眾資源參與社區管理服務,街道還把轄區單位吸收進來,參與連心共建。“這個平臺把我們這些‘局外人’變成社區服務的參與人、熱心人、受益人,社區共建也由過去的‘獨角戲’變成‘大合唱’。”城建集團工會主席朱相波說。目前,已有8家駐區單位認領社區民生項目。  (原標題:從“獨角戲”到“大合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z19dzvrr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