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思念了半個多世紀,58歲的安陽市民白愛琴通過尋親,終於找到96歲白髮親娘,團圓飯、全家福,其樂融融之後,回到親人身邊的第一個晚上,她又如願以償地和母親睡在一起。本報在10月15日A06版《96歲的老娘,女兒找你用了半世紀》,10月16日A11、A12版《相思半個多世紀今朝撲入娘懷裡》連續報道了這一千里認親的感人事件。
  可現實是,並非每個尋親者都如她這般幸運。
  大河報記者隨白愛琴南下見證這次認親時,來自安陽林州的3位“南方孤兒”一同前往。她們暫時擱置下家裡的裡裡外外,抱著一絲希望,不遠千里再次踏上尋親路。而另一位來自許昌的尋親者,已自行在常州周邊尋親10多天,還加入幫當地老人採集血樣的志願服務,途中摔斷胳膊,仍無怨無悔……
  為了見證千里認親,她們與白愛琴同行
  “晚上我摟著我媽睡。”昨天上午,白愛琴幸福地說起回到家鄉後第一晚的睡眠,以往經常徹夜難眠、靠藥物才能入睡的她,難得睡了個踏實覺。
  老母親一口濃重的宜興話,白愛琴聽不太懂,難免影響溝通,“不過還是很親。”她說,母女之間天然的親情擋不住,一個眼神,一次拉手,就能感覺到。
  白愛琴的幸福,對很多尋親的“南方孤兒”來說,只能是期盼。
  白愛琴從安陽出發時,55歲的程秀君得知消息,急匆匆從林州趕往安陽火車站。“想去卻一時走不了,拜托把我們的尋親資料捎去吧,看有沒有消息。”此前,她到上海等地查到一份關於自己的1959年7月15日的“遷移證”,得知她當年被丟在上海紅旗食品店門口,只有兩三個月大。
  還有三位安陽林州農村的“南方孤兒”——57歲的韓雙英,57歲的王書芹和54歲的郝紅梅,則一同到宜興,見證白愛琴認親。看著白愛琴撲在媽媽懷抱里痛哭,她們心酸又羡慕,
  “看看人家,也非常盼自己能有這一天。”之後,她們又去常州、到上海,繼續奔波尋親……
  三人簡單的行囊里,裝著各自提前備好的尋親資料,“尋親人”、“思念家鄉圓夢”,巴望著通過當地誌願者和電視臺幫忙,為尋親增添希望。
  □大河報特派記者蔡君彥文許俊文攝影
  為了多一線希望,她們加入了DNA數據庫
  “我養父母都去世了,家的哥哥也去世了,哥哥去世前告訴我說,我是南方孤兒,我從今年春天就開始尋親了。”在她的尋親材料中,韓雙英的信息很少:1958年從南方被送到河南安陽時,手腕上的牌寫著“1958年8月24日出生”“五兒”,“右手大拇指指甲有半個拇指蓋”。她知道僅靠這尋親太難太難。於是,昨天三人又趕往上海民政部門查檔案,卻沒有找到更多信息。
  郝紅梅被送往河南時,僅三四個月大,腳上有“無錫孤兒院”字樣,她覺得,能證明自己身份的特征,是兩個腳的大拇指上,都有類似煙頭燙的記號,不知道是不是當年的親人特意留下的。
  而當年從常州福利院送往河南安陽的王書芹,聽說被送到北方時手牌上的名字叫“武青”,左側大腿上有胎記。她在養父母去世後開始尋親,也加入了“呂大姐尋親網”在北京華大方瑞司法物證鑒定中心成立的尋親人員DNA數據庫,只為多一線希望。
  為了幫助別人,她從尋親者到志願者
  “你也來了?”前天白愛琴和幾位安陽老鄉剛走出常州火車站出站口,就在廣場上見到熟人,之前尋親時見過的河南許昌尋親者的孟女士。
  “我來10多天了。”58歲的孟女士笑著說、
  幾位老鄉拉對方手問好時,只聽她“啊”的一聲,大家才註意到,孟女士的右臂打著石膏,原來,她這些天和當地誌願者一同幫助想尋親的當地老人採集血樣、加入DNA數據庫,騎車時不慎摔倒,骨折了。“動員更多人加入尋親人員DNA數據庫,才會讓尋親多一份希望。”
  “尋親隊伍中,很多人都是從最初的尋親者,漸漸成為後來助人的志願者。”“呂大姐尋親網”發起人呂順芳說,她從2000年開始尋找失散多年的“南方孤兒”妹妹,已在尋親路上奔波了14年半。隨著很多尋親者找來求幫忙,她收集的資料越來越多,如今整天忙著幫別人尋親,已幫助多位尋親者找到親人。
  為了方便尋親者,他們建立DNA數據庫
  可是,仍在苦苦尋親的人,依然很多,除了特殊年代的“南方孤兒”,還有離家出走、走失、被拐兒童等多種尋親,各有各的酸楚。
  如何讓更多的尋親者增添希望、如願以償?在尋親者看來,凝聚更多力量為愛尋找,才會增添希望。
  說到尋親,大家也感慨尋親方式的變化。有人苦苦奔走尋覓,有人在媒體上傳播消息,有人通過網絡尋親、微博微信尋親、民間公益組織整合愛心力量尋親,越來越多的電視臺、媒體等開設尋親公益欄目……“人們尋親的目的沒有變化,只是方法有了變化,更科學更便捷。”呂順芳說,比如,“呂大姐尋親網”聯合北京華大方瑞司法物證鑒定中心成立尋親人員DNA數據庫,就是希望依靠先進科技的力量,讓尋親更科學更快捷,而不是依靠看長相、看傷疤、看胎記等傳統方式。
  “一般來說,一個人的DNA數據一生不會改變。”該鑒定中心工作人員表示,個體採集血樣之後,通過實驗檢測出一個人的DNA數據,和其他人的DNA數據自動比對,可以幫助確定尋親人員尋找的目標,幫助尋找生物學意義上的父母或子女。
  據介紹,七八年前,見很多人苦苦尋找自己的親人卻如大海撈針,該中心成立全國最早的尋親數據庫,主要是出於公益方面的考慮,對60歲以上的採集者免費進行DNA檢測,提高人們尋親成功的幾率。目前,已有2400多人加入,成員主要集中在河南、江蘇、山東、河北等省。新成員加入後,會和已經存入的數據自動比對,目前入庫者已有45對比對成功。
  不過,呂順芳說,目前不同的鑒定機構的DNA數據資料,還難以實現資源共享,還存在鑒定機構互不承認的尷尬,“只有越來越多的數據資料能夠彙總,才能提升比對成功的可能性。”如今,一些民間尋親機構已經開始聯手,相約在權威鑒定機構實現資源共享。此外,只有失散的雙方都一起出來找,才會多一份希望。
  為了了卻自己的心愿,他們心懷感恩地生活
  “已經加入DNA資料數據庫,就等消息,以後不再盲目跑了。”昨天晚上,尋親者韓女士打來電話說,這次回去,要回家安心過日子。
  許昌的孟女士、安陽的彭書民等人則要繼續尋找。56歲的彭書民也是一名“南方孤兒”,4年前開始踏上尋親之路。當時帶隊尋親的“孤兒”逐漸年邁找不動了,他開始接力,搭財力和精力,靠著一顆愛心,幫助同命相憐的人了卻心愿。白愛琴順利找到親娘,他也幫了大忙。而在安陽,還有尋親者300多人。
  接觸過眾多尋親者的呂順芳老人,對人們的尋親情結有深刻體會,她說,人們一次次尋親的背後,是神奇的無法割捨的親情和血緣關係。樹高千丈,葉落歸根,中國人對根的依戀是任何力量擊不垮的,一次次奔走,只是想知道:我是誰?我從哪兒來?
  “我們常說,尋親隊伍是愛的團隊,團結的隊伍,是異姓的兄弟姐妹。”呂順芳說,在尋親路上,為了卻自己心愿努力的同時,通過愛心奉獻幫助別人的過程,也是在幫助自己,心裡更踏實。多位尋親者奔波十幾年,仍不願停下腳步,與其說是在了卻心愿,不如說是在尋覓的過程中更懂得了愛,找到了新的心靈家園……“無論能否找到親人,更多尋親者意識到,要懷著感恩的心,過好現在的日子,善待眼前人。”  (原標題:DNA比對讓 N個白愛琴看到希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z19dzvrr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